城市劃分出臺新標準未來超大城市達10個以上
什麼樣的城市才是大城市?你住在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最新出臺的標準幫你釋疑解惑,而新標準可能給一些城市帶來新的機會。
為何出臺新標準?
國務院20日發佈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當前,我國城鎮化正處於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為更好地實施人口和城市分類管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現將城市規模劃分標準調整為:
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為小城市;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為中等城市;100萬以上 500萬以下的為大城市;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為特大城市;1000萬以上的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此前,城市規模的劃分標準是市區(不包括市轄縣)的非農業人口總數,在統計工作中主要分為幾組:100萬人口以上為特大城市;50萬~100萬為大城市;20萬~50萬為中等城市;20萬以下為小城市。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過去的劃分標準是按照市區非農業人口來劃分的,現在非農業人口的概念已 經不再用瞭。其次,更為重要的是,過去幾十年中國采用的是跟世界接軌的標準,但中國的國情跟發達國傢不一樣,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很多 普通地級市甚至縣級市都達到瞭50萬以上人口,這在國外就是大城市,但在中國顯然不是,因此調整城市標準也是為瞭符合城鎮化的需求。
新標準有啥用?
那麼重新劃定標準會有哪些影響呢?《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出臺的與城市規模分類相關的政策、標準和規范等要按照新標準進行相應修訂。
牛鳳瑞告訴本報,我國現有的很多政策都是根據城市規模來制定,比如一直在限制特大城市的建設用地供應,那麼何謂特大城市,按照過去100萬人口 以上就是特大城市,但現在這些城市還處在發展過程中,遠沒有到需要限制發展的程度。再比如我國新型城鎮化提倡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放開中小城市落戶,按過 去的標準,隻有50萬人口以下的才符合放開落戶的標準,但現在范圍就大瞭很多。
此外,像軌道交通建設與否也跟城市規模息息相關。比如目前修建地鐵所使用的標準仍是2003年出臺的《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 的通知》,即申報發展地鐵的城市,城區人口應在300萬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GDP達到1000億元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 到單向高峰每小時3萬人以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貨幣的貶值,GDP和財政收入這2項指標有太多的城市已經達標,但城區人口始終才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標,因為沒有一定規模的人口 聚集,就沒有相應的交通流量,修建地鐵也就沒有必要。正因為如此,除瞭因為顧及修建地鐵影響地下泉水的濟南之外,目前主城區人口在300萬以上的城市,基 本已獲批修建地鐵。也就是說,新標準中的Ⅰ型大城市基本都滿足修地鐵的標準。
貴州省政府參事、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認為,東部一些普通地級市盡管經濟總量比較大,但這些地方中心城區很小,很多產業和人口 都是在下屬的縣市和鄉鎮,修造地鐵相對缺乏必要性。像中西部一些省會如貴陽、蘭州等城市的GDP總量盡管不大,但作為省會城市,也是交通樞紐,城區人口比 較多,發展空間也比較大,修造地鐵就很有必要。
不過,在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看來,在調整城市標準的同時,政府應該努力做的是如何將包括教育、醫療等在內的公共資源均等化,讓更多中小城市也能吸引城鎮化的人口,而不是僅僅簡單地限制大城市的進入門檻。
例如,在廣東,除瞭廣州和深圳嚴格控制外,其他城市都放寬瞭落戶條件。在福建,除瞭福州和廈門兩個中心城市,其他城市也都放寬瞭落戶條件。
丁長發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我國公共服務資源往往由行政等級決定,大城市集中瞭最好的教育、交通、醫療、文化等資源,相應的產業也比較發 達,對周圍形成明顯的“虹吸效應”。因此,盡管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提出要嚴格限制大城市人口規模,發展中小城市,但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趨勢並沒有改 變。
“如果不做好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把更多公共資源、產業向中小城市傾斜,而隻是限制大城市的用地、人口規模,那麼未來人們仍然會往大城市走。”丁長發說,在限制用地規模的情況下,大城市的房價仍會進一步上漲,生活成本會更加高昂。
未來超大城市達10個以上
目前坊間比較城市之間的經濟指標時,往往是以建制市所管轄的范圍來進行,因此很多城市的GDP實際上包括瞭轄內下屬的縣市以及遠城區。但一個城市的大小以及輻射力,主要還是跟中心市區的人口、經濟規模有關。
例如,若按建制市所管轄的范圍來算,重慶總人口接近三千萬,儼然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但實際上,重慶總面積達8萬多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其中心城區人口在一千萬左右,不及北上廣深等地。
同樣的,河北的老省會保定總人口達1100多萬,但市區人口也就在百萬左右,隻是一個普通的三線城市。
按照新的標準,《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超大城市至少已有六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和天津、 重慶2個直轄市。而介於500萬到1000萬之間的特大城市則更多,包括武漢、成都、南京、杭州、沈陽、西安、鄭州、哈爾濱、青島、蘇州共10個。至於 300萬到500萬的I型大城市則多達數十個,包括長春、大連、濟南、無錫、寧波、福州、廈門、長沙、昆明等眾多二線城市。
也就是說,市場上常說的一二三四線城市的劃分中,城區人口在300萬以上的城市中,除瞭四大一線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二線城市。一二線城市一般都 擁有大型的飛機場和火車站,擁有較好的公共資源,增值稅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在二線城市以下,則基本就是普通地級市,對周圍的輻射和發展較為 有限。
牛鳳瑞預計,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城市對周圍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會進一步顯現,未來超過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將在10個以上,包括武漢、成都等均可能進入到超大城市的行列。此外像鄭州、長沙、南京等人口大省的省會未來發展空間也很大。
台南支票貼現
丁長發說,像沿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市場發育比較充分,城市階梯體系也比較完善,配置比較合理。而中西部市場主要資源集中在省會大城市,這些省份在計劃經濟時代國企也集中於此,因此沒有形成比較合理的城市群體系。制圖/張逸俊
新聞來源http://sy.house.sina.com.cn/news/2014-11-21/08295941356373635024261.shtml
留言列表